西安行政區劃的歷史

原標題:西安行政區劃的歷史



歡迎關註搜狐號:話說大地七千年。

正文:

在唐末五代軍閥混戰破壞瞭關中水系之前,中國歷代正統漢人朝代的都城,一定是設立在易守難攻並且沃野千裡的陜西關中的。現在的西安市區,南到秦嶺,北到渭河,范圍廣大,包括瞭漢唐等朝代的都城:現在的龍首村以南,為唐長安城;龍首村以北,為漢長安城;西面的灃河一帶,則為周的豐鎬。

有意思的是,雖然渭河以北秦都咸陽所在的窯店,離現在的咸陽市區相距遙遠,而與西安市區近在咫尺,但是,渭河以南屬西安,渭河以北屬咸陽,窯店位於渭河以北,仍然是咸陽行政區劃的一部分,所以,盡管歷史上的秦都咸陽,位於窯店一帶,與現在的咸陽市區距離很遠,幾乎是沒有什麼關系,而與西安市區僅一橋之隔,但秦都咸陽仍在現在的咸陽行政區劃的整體范圍內,這是無可爭議的,盡管,秦咸陽、漢長安、唐長安,實際上是連為一體的,自北向南,縱向排列,先後繼承的關系。

還有一點需要說明,唐朝長安城實際上是隋朝修建的,隋朝興起,廢棄瞭自漢以來多次被破壞的長安城,在以南方向修建瞭嶄新的、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大興城,後來被唐朝完整無缺地繼承,又改名為長安城。在前文我們說過,直到唐玄宗“開天盛世”時期,唐朝的人口和GDP,才趕上隋朝的水平。

唐朝時期的官話,近似於現在的閩南語,因此,現在閩臺一帶的閩南語,又稱為河洛話。金滅北宋,蒙元滅金,原居住於陜西一帶的漢人,有些被殺,有些逃到南方。陜西的人口成份,乃至語言,被徹底改變。

西安的行政區劃,在周朝時期,為豐京、鎬京,分別位於當時的灃水之濱、滈水之濱。豐京為周文王所建,鎬京為周武王所建,當時這個地方,遍佈河、湖、池、澤,森林茂密,野草灌木叢生,鹿、獐等動物極多,鎬京是行政辦公區、王宮和居民區,豐京則是遊獵區、放牧區、宗廟區和王陵區。

(鎬,滈,發音皆為台中化糞池清理HAO,四聲,實際為同一個意思)。

當時的人口不像現在這麼多,那時的人口都是聚集在一些據點以進行生產、生活的,據點周圍是大片森林原野。豐京、鎬京都是當時的大據點,是中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規模完整、佈局整齊的城市。

豐鎬周圍分封的諸侯國有:杜伯國、豐侯國、函侯國、樊侯國、鮑伯國等。

秦武公滅杜國,建立杜縣。一般家庭抽肥

秦孝公建立咸陽縣,將國都從櫟陽遷到咸陽。

秦始皇時,將咸陽縣的長安鄉封給其弟成蟜,封其為長安君,這是長安作為地名首次出現。

秦的都城咸陽位於內史境內的中心位置,內史的范圍相當於一個郡,都城咸陽城地面上的行政管理由咸陽縣具體執行。

漢承秦制,漢朝初期,首都一帶仍然稱為內史,改咸陽縣為長安縣,漢朝的內史包括長安縣及其周圍各縣,都城長安城地面上的行政管理由長安縣具體執行。

漢景帝年間,將內史分為左內史、右內史兩個部分,漢武帝年間,進一步分為三個部分,即,京兆,左憑翊,右扶風,京兆位於中部,以東為左憑翊,治所在現在的大荔縣,以西為右扶風,治所在現在的扶風縣。京兆、左憑翊、右扶風,相當於三個郡,合稱三輔,而內史之名則從此消失,以京兆取代,京和兆都是極大的數字,兆,一萬億,京,一萬兆,京兆,極大的意思,因此成為首都一帶的稱謂。

漢宣帝年間,改杜縣為杜陵縣。

曹魏時期,改京兆為京兆郡,左憑翊為憑翊郡,右扶風為扶風郡。

杜陵縣又改為杜縣。

北周時期,將萬年縣(原治所在現在的閻良)改置於長安城內,並撤銷杜縣,將其東部並入萬年縣,西部並入長安縣。

從此,長安城地面上的行政管理由萬年、長安兩縣分別治理,萬年縣管理長安城東部,長安縣管理長安城西部,此後,這個兩縣分治的格局長期延續,一直延續到民國初期。

這樣做的原因是,首都的人口日益增加,其行政管理,根據形勢的發展,一個縣已經管理不瞭瞭,因此,應該由兩個縣來進行管理。長安城及其附近,由萬長兩縣分治,此格局就此確定,整個這個范圍,東接現在的臨潼,西接現在的咸陽,也就是說,這個范圍包括瞭介於現在的臨潼與咸陽之間的寬闊地區。

隋朝時期,建都大興城,改萬年縣為大興縣,縣治大興城宣陽坊,長安縣縣治大興城長壽坊,兩縣分治大興城,同屬京兆郡。

唐朝時期,改大興城為長安城,改大興縣為萬年縣,仍由萬長兩縣分治長安城。

唐玄宗年間,以“萬國咸寧”意,改萬年縣為咸寧縣,後又復名萬年縣,此後萬長兩縣繼續分治長安城,並以朱雀大街為界,萬年縣治東,長安縣治西,兩縣均屬關內道京兆府。唐時期的道,相當於後世的省。

北宋徽宗年間,改萬年縣為樊川縣,以縣境內有樊川(相傳為樊噲封地) 而得名。樊川、長安兩縣均屬京兆路京兆府。

金朝時期,又改樊川縣為咸寧縣,咸寧、長安兩縣均屬京兆路京兆府。宋金時期的路,相當於後世的省。

元朝時期,兩縣均屬陜西行省奉元府。

明朝洪武年間,廢奉元府,改為西安府,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西安的名稱,咸長兩縣均屬陜西佈政使司西安府。明時期的佈政使司,相當於後世的省。

清朝與明朝情形大致相同,西安城由咸長兩縣分管,咸長兩縣均屬陜西省西安府。嘉慶年間,咸寧縣署先後駐灞橋、草灘,長安縣署先後駐鬥門、子午。

民國時期,廢西安府,建立西安市,由於時代進步,吸取瞭西方的城市管理經驗,改變瞭以前“所有疆土都必須在縣的范圍內進行管理”的情形,西安城由西安市進行行政管理,不再由兩個縣進行管理,咸寧縣撤銷,而長安縣隻管轄西安城以外的部分地區。

1949年後,長安縣的駐所定在韋曲,西安市包括城區、郊區以及長安縣。2002年,西安市的城區擴大,長安縣改為長安區,屬於西安市城區各軍營單位抽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: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
閱讀 ()
arrow
arrow

    zth957nl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